浙江金控以基金赋能生物医药 构建产业生态“浙
2025-05-22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21日电(郭其钰 周德双)当前,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浙江正以“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目标,通过政府产业基金的精准布局和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迈向高质量发展。
其中,浙江金控作为重要的投资力量,依托其“4+1”专项基金群,为该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撬动浙江生物医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支点”。
“4+1”专项基金在顶层设计上,充分围绕浙江产业布局和各地优势产业,立足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按照“区域+产业+基金+项目”逻辑,建成11个地市全覆盖、重点集群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全覆盖的千亿基金群。
作为浙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杭州市钱塘区以“中国医药港”为主阵地,正全力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2023年10月,浙江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以下简称浙江省“4+1”大健康基金)在钱塘区注册,总规模50亿元,首期规模20.02亿元。
该基金由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共同组建,以“省级+地市”3:7出资比例进行投资,并采取双GP管理,即杭州和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金控投资公司下属金投盛源共同参与管理。
作为“4+1”专项基金体系投向现代消费与大健康领域的首支基金,浙江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以省级平台统筹全国性资源,地方平台发挥项目落地优势,形成“省级托举+区域深耕”模式。
截至目前,浙江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投资总进度超97%,其中直投项目占80%,覆盖创新药、基因治疗、高端器械等细分领域。
具体而言,浙江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既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又助力早期创新企业成长。以“中国医药港”为支点,该基金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企业特质,形成“初创项目孵化+成长期项目培育+龙头企业招引”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产业—资本—创新”良性循环。
如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颇具前景的赛道,该基金持续布局头部原研项目,通过长期投入和精心培育,形成产业集聚优势;面对处于行业低谷且已进入商业化拐点的中后期成熟项目,该基金快速进行逆周期补位扶持,大力招引培育,助力企业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浙江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通过“行研先行+领域聚焦+逻辑自洽+数据佐证”的投资理念,在生物医药行业投资寒冬期逆势而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位于钱塘区的中国医药港,一场“基因革命”正悄然发生。康霖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团队研发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药物,通过一次性治疗可实现功能性治愈,成本仅为欧美同类药物的几十分之一。
“当时公司账上连工资都发不出,管线推进全线’大健康基金的投资对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加速推进了管线发展。”康霖生物科技创始人吴昊泉回忆。2023—2024年,企业发展陷入困境,浙江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联合市场化基金逆势投资支持企业发展。
另一家被资本“活水”激活的企业浙江海昶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药物递送系统为核心,专注于小核酸药物、mRNA疫苗等核酸创新药及复杂注射剂的研发。
“2024年在整个行业融资遇冷的背景下,浙江省‘4+1’大健康基金不仅给我们带来资金助力,还依托省级资源平台联动中国医药港,带动产业与金融板块合作。”海昶生物创始人赵孝斌认为,通过搭建平台授人以渔,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今,海昶生物不仅是全球小核酸肿瘤精准治疗领域代表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实现高端复杂制剂在欧美市场出海的企业。
目前,在中国医药港这个占地4.92平方公里的小镇里,集聚了1800余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其中有25家上市及拟上市企业,31家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以及230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共同构筑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热带雨林”。
通过积极探索“基金+基地”模式,浙江金控引导小镇内企业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创新药、数字医疗、医美及大健康、医疗器械、产业链配套服务5大生态圈。纵向来看,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创新药研发与生产企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环节在杭州医药港内形成了完整闭环,推动区域产业集群能级跃升。
在此基础上,浙江金控正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从供应链层面补全浙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后一块拼图”。
如在产业链强链补链方面,浙江省“4+1”大健康基金围绕CXO和医疗器械等领域,重点支持了一批浙江省内头部企业,投资了如恒驭生物、伽奈维、麦得科、新视焰、博岳生物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在重点项目扶持方面,浙江省“4+1”大健康基金牵头杭州自免领域头部研发企业天境生物的重组融资,投资核酸药物头部企业海昶生物、基因治疗领先企业康霖生物等。
在原研创新持续投资方面,浙江省“4+1”大健康基金布局市场空间大,临床痛点明确的下一代药物或best in class产品及国内领军团队创业,海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创新靶点和疗法。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在此基础上,浙江出台《浙江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强化资本金融支持,提出省级产业基金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创新药械发展专项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新药发展。
其中,浙江金控通过“4+1”专项基金群中的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在中国医药港实现精准落子,以“耐心资本”培育出多个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为浙江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浙江省“4+1”大健康基金累计投资31个项目,拟认缴金额19.3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62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放大投资效应。如在天境生物项目中,“4+1”专项基金投资1900万美元,撬动社会化资本投资5100万美元。
浙江金控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以投招引、促进项目落地的作用,形成“国家队+市场化资本+产业龙头”的基金生态矩阵。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发展周期长的特点。对此,浙江金控率先提出“5+4+2”超长周期设定,即5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2年延长期。一方面打破行业短期逐利惯性,为生物医药产业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优化退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引导构建耐心资本“立体格局”,进一步壮大基金生态圈,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浙江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引导而不包办,市场主导而不失灵’。”浙江金控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耐心资本”培育硬科技、构建生态圈,浙江正从“生物医药跟跑者”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跃迁。
着眼未来,如何继续发挥“4+1”专项基金群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大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布局?
在投资策略方面,浙江金控将进一步深化行研先行理念,紧密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挖掘更多具有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的生物医药项目。不仅关注国内市场,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引入全球优质的生物医药资源,助力浙江生物医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产业协同方面,浙江金控将加强与市县(区)政府、重点产业园区合作,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通过基金的纽带作用,促进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和技术。
此外,浙江金控还将不断完善基金运作机制和投后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模式和综合金融服务方式,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助力浙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向更高能级迈进。(完)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 邮编: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