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

2024-12-11

  会议强调要加强预期管理。此次货币政策基调的调整也正是加强预期管理的重要体现。当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提高后,政策的可理解性、权威性都会增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动向也会自发形成稳定预期,合理优化自身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就会事半功倍。

  记者梳理今年的货币政策情况发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向市场释放充足流动性,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

  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广义货币(M2)余额突破300万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110万亿元,比2023年同期多近8万亿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既有量的增长,更有结构的优化。10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

  今年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三次下降,至今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累计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累计下降60个基点。

  。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来到“3”时代,居民房贷利率也降至历史低位。

  ,创设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工具。一揽子增量政策,多箭齐发,市场反响积极。

  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加大实施力度,金融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贷款利率显著下降,在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同时,不断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激发企业投资意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有力有效地支持经济恢复回升和高质量发展

  针对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王青表示,“超常规”预计是各项政策力度将会更大,有力推动融资成本下行,增加财政支出;同时还将体现在政策会及时出手,适度超前,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随着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将在居民消费、投资、进出口、房地产等领域带来积极效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总基调,体现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加“更加”二字,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

上一篇:基金要闻 _ 天天基金网 _ 东方财富网
下一篇:货币政策变为“适度宽松”释放什么信号